西南交通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主动面向国家战略部署和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以“四个有组织”统筹把握政策机制、基础研究、人才队伍、成果转化等要素,切实加强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和产业链的紧密对接,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健全有组织政策机制,加快构筑“四梁八柱”硬支撑。一是健全统筹组织体系。加强党对学校科技工作的领导,成立重大工程办公室,聚焦“一带一路”、川藏铁路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需求,系统布局政策、平台、项目、人才等关键创新资源,构建全链条部署、全方位协同的决策统筹和组织实施体系。召开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工作推进会,一体落实有组织自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实施高水平科技创新、集聚高素质人才三大任务,支撑学校科技创新工作高质量发展。二是健全政策制度体系。出台“科技创新能力提升7大行动计划”等政策措施,印发《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实施细则》等文件,形成支持科技创新的“7+N”基础制度体系。以获批科技人才评价试点单位、科技成果评价改革试点单位为契机,制定科研评价改革举措,明确27类科研成果形式,形成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指标的综合科研评价体系,有效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近三年来学校科研经费年均增长达15%。三是健全服务保障体系。全面深化人事制度、薪酬制度改革,设置“成果转化型”职称序列,探索建立高质量业绩与绩效经费投入联动机制,不将论文数、项目数、课题经费等与绩效工资分配挂钩,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完善科研管理服务体系,构建校-院-系所-团队-教师“五级联动”协同创新体系,实行“揭榜挂帅”“军令状”等制度,为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提供有力保障。
聚焦有组织基础研究,牢牢牵住“原始创新”牛鼻子。一是优化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制定《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实施方案》,建立以国家战略、科技创新需求为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打造科技创新、学科绩效等6大维度数字驾驶舱,以“交通+”“智能+”为导向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协同创新。二是强化基础研究领域布局。面向交通强国、“双碳”战略积极布局大科学装置,与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等科技创新中心深度融合,共同建设“多态耦合轨道交通动模试验平台”和准环对称“仿星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协同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等打造高能级创新联合体,进一步提升基础研究能力。聚焦先进材料、能源化工、电子信息、轨道交通装备四大领域,建立以70余个省部级及以上实验室为支撑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提供更高质量的基础研究供给。三是聚力前沿科技攻坚突破。成功获批“现代铁路动力学与运载安全”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在高速铁路关键理论与技术、高速重载和真空管道超高速磁悬浮(1500km/h)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依托学校轨道运载等3个全国重点实验室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任务,打造多支协同化、建制化的攻坚团队,共同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学校入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重点参与的“复兴号”高速列车项目荣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抓好有组织人才队伍,奋力打造“近悦远来”新高地。一是重塑人才工作体系。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确立人才强校核心战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出台《新时代人才强校建设实施纲要》,配套34个专门文件,形成以首席科学家等为引领的9个层次岗位类别,重点建设战略科学家、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等8类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对科技攻关体系的核心引领作用。二是优化人才引育生态。制定《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管理办法》《高层次人才岗位聘任与管理办法》等文件,建立随到、随评、随录、随聘“多评合一”快捷通道,探索交叉学科、校地校企合作等特区引才模式。打造“导师+团队+项目”三位一体育才模式,出台“扬华学者”实施办法等文件,开展“科技新星”“科技菁英”“优秀青年团队”等专项计划,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担重任。近三年新增80余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三是创新人才组织模式。构建依托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的新型人才组织模式,赋予大团队、大项目负责人一定引才自主权,实行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探索适应有组织科研需要的团队评价和考核模式,全面推进以创新团队为基本单元落实人才梯队配套、科研条件配套、管理机制配套的制度实践,真正用好用活人才队伍。
推进有组织成果转化,协同建设“双向奔赴”科创园。一是建设科技成果转化新机制。成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领导小组,组建拥有50余名专业人员的技术转移研究院,与地方政府合作在全国建立14个技术转移中心,打造集知识产权申请前评估、申请、维护、运营、科技成果转化于一体的专业化知识产权运营与技术转移工作体系,近三年累计转化科技成果60余项。二是释放成果赋权改革新动能。纵深推进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将“先转化、后奖励”转变成“先确权、后转化”,用“产权激励”激发科研人员成果转化的内生动力,通过权属改革,已完成281项职务发明知识产权分割确权,有40余个项目进入中试项目库。三是打造成果转化“共生”新模式。积极探索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新路径,在金牛、郫都、东部、天府、双流建设新形态科创园,大力实施“6326”科创工程,即汇聚“政产学研用金”6大要素,形成百家企业、百个团队、百余成果等3个上百规模,构建“概念验证、成果转化”2只基金,打造支撑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人才、金融、配套、法律、交易6大服务体系,推动校内560余项科研项目实现“就地研发、就地转化、就地产业化”。
附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