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驱动新质生产力的路径选择
来源:《中国人才》杂志2024年第2期 发布时间:2024-03-22 09:08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依靠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

人才是塑造新质生产力的决定因素

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产业创新为主导,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区别于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以新技术促进生产力三大基本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变革,代表着更高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是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反映人才主导、体现技术赋能、适配动能转换的高效能生产力。这其中,作为创造者和使用者,人才是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性意义的能动主体。

人才在创造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具有决定作用。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就是要以人才发展理念和人才工作体系之“新”,促进人才队伍结构和人才创新效能之“质”,把人才切实融入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全过程中。

从要素组合看,高水平创新人才供给是前提。只有依靠高素质的劳动力才能使用新型生产工具来改造新型生产对象,劳动者是生产力的能动要素,直接决定了多种生成要素配置组合的效率和生产力质态跃升水平。所以,人才是科技创新的主要承担者,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创造性贡献,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根本支撑和核心要素。

从结构类型看,新兴领域的核心技术人才是关键。新质生产力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载体,重点聚焦技术含量高的新领域、新业态、新模式,需要的是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高精尖人才和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核心任务包括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的“卡脖子”技术人才联合攻关和新兴前沿交叉领域的创新人才前瞻布局。

从价值功能看,创新策源是人才引领驱动的核心。新质生产力更加强调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创新人才集聚就要以增强原始创新引领力为导向,聚焦底层共性技术突破创新,开辟新领域、提出新理论、发展新方法,产出更多重大原创性成果,以基础研究促进技术迭代升级,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题中之义。培育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于科技创新的深度介入,而创新需要更多高素质人才,人才培养则需通过高水平的教育发展来实现,教育—科技—人才形成高水平动态的良性循环体系。这与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要求是一致的:“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教育、科技、人才一并纳入生产力要素框架之中,通过三者协同配合、系统集成,实现生产力的加速跃升。

加快培育壮大高精尖战略人才力量

人才队伍的量变过程催生生产力的质变,发展新质生产力归根结底要靠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建设战略人才力量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打造大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战略人才力量内涵的演进与拓展,体现了当前人才队伍建设的问题导向和国家战略需求导向,锚定了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对应的人才资源开发重点,这与新质生产力价值取向是相一致的。

坚持工程牵引,培养造就战略科技人才梯队。发挥重大人才项目聚才用才的引领作用,成建制体系化打造新质生产力的中坚力量。加强战略科学家和顶尖人才集聚力度,大力引进培养具有科技前沿引领力、创新资源集聚力、国际学术影响力的世界一流人才,完善战略科学家全权负责制,“一事一议”按需配置创新资源,带动建设高水平人才梯队。围绕重点核心技术攻关领域,加快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力度,依托重大项目组建协同攻关团队,推动项目、基地、人才、资金集成支持,给予充分财务支配权和创新自主权。培养大批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力量,设立“基础研究特区”,建立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发现、培养和跟踪机制,给予接续培养、长期稳定支持,让青年人才有机会有条件挑大梁、当主角。

坚持产业为要,加大核心领域人才开发力度。新产业是孕育新质生产力的沃土,要紧紧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未来产业,瞄准产业链关键环节和前沿交叉领域,大力集聚急需紧缺人才,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以人才布局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优先打造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和数字经济等产业创新集群,加快储备能够产生颠覆性技术变革、引领未来创新发展的人才资源和人才集群;加速集聚数字化人才,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重视卓越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培养,锻造一批技术创新能力突出、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凝聚工匠精神的复合型工程技术技能人才。

坚持引育并举,提高人才供给自主可控能力。统筹政府和市场两种资源,用好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加大人才引进培育力度,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注入原动力。坚定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发挥高校人才培养主阵地作用,优化学科布局和专业设置,强化科教协同和产教融合育人,不断创新产学研协同的人才自主培养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眼应对未来挑战,强化人才培养的适配性供给和前瞻性布局,加快培养急需紧缺人才和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同时,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拓展海外引才网络,优化引才方式方法,全方位搭建引才用才集成平台,以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政策精准靶向引进一批拔尖人才,在世界范围吸引和配置人才资源。

突出使命导向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创新

坚持政府有为和市场有效相结合,以塑造适应新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为主线,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促进生产力的跃迁。

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就要用好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做好重大项目、重要制度、重点领域的战略谋划和系统布局。围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要,探索有组织科研范式,建制化、成体系推进原创性引领性科技创新,完善人才特殊调配、集成支持、协同创新等机制,依托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支持人才跨学科、跨领域、跨机构、跨部门开展联合攻关,破解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抓手,积极打造区域协同、重点突出、分布合理的创新平台网络,统筹推进人才高地和人才集聚平台、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形成有益于汇聚新型生产要素的中国特色人才制度体系优势。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企业是新型工业化和新质生产力的微观主体。支持企业提升创新能力,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首先就要突出企业承载科技创新人才主体作用,激发企业人才引育、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孵化的内在动力。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向用人主体充分授权,赋予企业职称评审、技能等级评定、人才举荐、经费管理等更多自主权。注重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加快建设产业链链主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上中下游企业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增强重点行业关键共性技术供给。精心培育科技型企业家,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鼓励企业家与科学家深度合作,加快科技成果工程化产业化,促进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和引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建立健全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的制度机制。坚持“破四唯”和“立新标”相结合,突出战略目标和使命导向,分类构建国家重大攻关任务、基础前沿研究、应用技术开发、成果转化类人才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及时增设新兴产业人才评价专门通道,探索将创新成果、发明创造、典型案例等作为评价标准。完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实行灵活的薪酬分配制度,兼顾短期与中长期激励、物质与精神激励,强化对专精特新领域创新创业人才扶持力度。切实为人才减负松绑,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引导各类人才潜心研究,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力量。

构建面向未来产业的人才创新生态

新质生产力是以前沿技术能力供给引领新产业、创造新动能的生产力,叠加了数字赋能、绿色低碳、人才驱动等新要求。要把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的要求贯穿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全过程,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导向,以多主体协同、多要素联动、多领域互动为主线,加快建立以人才为核心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推动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深度融合。促进政府、社会和市场的有机结合,强化政府职能管理部门之间的协同联动和政策集成,加速技术、产业、人才、资金等生成要素的集聚与互动,以人才链为纽带使之良性循环、有效贯通,营造四链深度融合的开放创新生态。围绕产业发展配置创新要素,加快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推动跨领域跨组织跨学科协同创新,聚焦产业链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建立健全“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转化接力机制,以变革性技术赋能衍生新兴产业。完善工作统筹调度机制,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增强人才培养水平和自主可控能力,推动人才在链条上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用好用活人才第一资源,为产业科技创新提供有力支撑。更好发挥资本赋能作用,因地制宜创设科技金融产品和人才金融业态,为各类主体各个环节提供精准有效的资金支持,开辟更多新领域新赛道,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以数字赋能、场景驱动构建未来产业人才发展生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数字技术正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融入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和全过程,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随着数据要素的融入,以数字赋能为特征的新产业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阵地。一方面,聚焦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发展,制定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和大数据等领域数字人才发展战略,优化调整数字学科与专业设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建立多层次、多类型、跨区域的新一代数字人才培养体系;在职业教育、终身教育、企业教育等体系中融入数字技能和数字思维培训模块,提升全民数字素养。另一方面,加大集成式的人才服务数字化应用场景建设,探索“新基建+未来产业+人才服务”的全周期场景设计机制,构筑一体化人才服务新模式,打造立体式人才服务综合体,持续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全面营造“尊重人才、成就人才”良好环境,以人才生态吸引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