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天津出台全链条支持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吸引北京生物医药领域成果,在津转化。政策支持下,一位北京药学博士研发的新品,就即将在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量产。
贾慧娟博士,在北京昌平科技园,用了十年时间,一直攻关利用西医里的纳米靶向技术,把中药成分更精准地递送到患者的病灶处,用于治疗糖尿病等疾病。去年研发出了新品,想找个合适的地儿,进行产业化。
让贾慧娟博士这样的团队,能够更快将技术转化成产品,天津在这个月出台全链条支持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瞄准生物医药的中医药、医疗器械等4个细分领域,从技术研发、中试试制、注册申报、供应链服务等环节,提供全链条支持。通过母校天津大学的介绍,贾慧娟了解到了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这里既有她需要的药物原料,还能帮着把成果转化推向市场。最近贾慧娟办理了入驻,开展新产品的量产。研究院很快帮着对接到了园区内一家企业,提供中药原材料的提纯与合成,还能就近制造,上周签订了合作协议。同时,为了后续研发新品需要,研究院还对接了中科院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通过合成生物技术开展中药组分研究,第一批产品今年5月就能上市。
今年,锁定北京大兴、石家庄高新区等生物医药聚集区域,天津也加强对接重点企业,推动更多成果落地转化。
附件:
微信分享“扫一扫”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