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宣传——姚裕贵:寻找性能更优的量子材料
来源:科技监督与诚信建设处 发布时间:2024-04-17 10:59

2023512日,物理学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刊发了姚裕贵团队与外国合作者的研究成果,该研究通过实验观测到了锗烯中的量子自旋霍尔态及拓扑相变,证实了他们10多年前的理论预言,为未来设计基于拓扑量子材料的低能耗电子器件提供了可能性。该文被选为该期期刊的封面文章并被编辑推荐。同月,姚裕贵被授予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姚裕贵通过计算和理论研究的方式研究凝聚态物理。他会从微观原子尺度出发,根据材料的元素构成和原子结构预测其性质、解释其内在的物理机制;或者通过计算机计算的方式不断优化这些材料的功能,使之在更低成本的条件下发挥功能。“比如,量子计算机需要在极低温、强磁场等苛刻条件下才能运行。如果我们将拓扑材料和超导材料结合运用到量子计算机的制造过程中,它就可能在更高的温度下工作,降低使用成本。我们的工作,就是要证明这种材料在制造上的可行性,为其大规模制造开辟道路。”姚裕贵说。

姚裕贵常说,他所从事的基础研究工作,是在“打地基”。他认为,基础研究出成果慢、研究周期长、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常常需要坐数年的“冷板凳”,可一旦有成果,就可能产生颠覆性影响。“做基础研究需有甘坐‘冷板凳’的精神,要持之以恒。”他说。

但姚裕贵也理解如今年轻人所面临的压力。“年轻人面临着很大的生活和学业压力,也渴望找到自己的位置。”他说。

这些年,身为北京市政协委员的姚裕贵一直在奔走呼吁,希望为投身基础研究的年轻人创造更好的环境。“我认为,社会应该对科学家和科学研究有更高的容错度。”他表示,物理学、乃至所有基础学科和基础研究,需要全社会的理解与支持。

为此,姚裕贵一直在推动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院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建设工作。“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我希望通过这种科普,提升全民科学素质,让民众理解科学家的工作,同时吸引优秀人才。”姚裕贵亲自挂帅,担任该科普基地主任,并试图将科普教育融入现在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中。迄今为止,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院科普基地已举办各类公益讲座百余场,服务线上线下公众200多万人次。

谈到未来,姚裕贵充满干劲。“干我们这一行,一般都是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我也不例外。今后几年,我希望在量子材料领域取得更大突破。”他说。

(来源:科技日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