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宣传——苏学斌:地浸采铀,从“跟跑”到“领跑”的飞跃
来源:科技监督与诚信建设处 发布时间:2024-07-09 15:37

中国铀业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苏学斌长期致力于地浸采铀技术创新,突破国外技术封锁,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复杂低品位砂岩型铀矿地浸采铀技术路线。目前,他正带领团队在鄂尔多斯盆地铀煤叠置区开展技术攻关。

近日,苏学斌接受了科技日报记者的采访,讲述我国采铀技术如何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飞跃。

记者:您长期致力于地浸采铀技术研发,请您介绍一下地浸采铀技术的原理和优势。

苏学斌:传统的采铀方法是打巷道布采场直接挖。为了接触到地下矿层,要从地面向下深挖几百米。这种方法对自然环境影响较大。地浸采铀是从地面向下钻一个几百米深的孔,向其中注入浸出剂去溶解矿石,实现砂岩铀矿原位开采。这一技术可以避免对自然环境“开膛破肚”,无井巷工程、地表堆场,不破坏植被。

记者:地浸采铀技术的难点是什么?

苏学斌:难点在于我们要探索出符合我国国情、地情的技术路线。地浸采铀分酸法、碱法和中性浸出三种工艺,顾名思义就是在采铀过程中使用酸性、碱性或接近中性的浸出剂。浸出剂是研发的重中之重,不过酸性或碱性浸出剂都具有较强的腐蚀性,溶浸范围控制不好,会扩大采区溶浸影响区域,造成采区外的地下水污染。此外,不同浸出剂的溶解效率也不一样。为了提高采铀效率、避免污染环境,我们必须找到合适的浸出剂,并且研发出与其适配的全套装备。

记者:如您所说,地浸采铀系统涉及试剂、装备、操作方法等诸多方面,想必这需要一支庞大的研发团队。您是怎么管理这样一支队伍的?

苏学斌:我们的团队经历了一个成长的过程。一开始,我们的技术还比较稚嫩,团队人数也少,仅十余人。后来,随着技术不断成熟,加入的新成员越来越多,团队规模不断壮大。在带团队的过程中,我比较注重产学研结合,促进团队成员与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密切合作,避免科研与生产脱节。另外,我还比较注重技术标准设定,标准设定好后,各个部门、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对接工作就更加顺畅了。

记者:据我所知,铀矿的工作条件是非常艰苦的,矿区位置偏远、风沙大。您如何帮助大家克服这些困难?

苏学斌:首先,技术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几十年前,铀矿的工作条件更加艰苦。那时,在南方山区,开采一座铀矿需要成千上万的工作人员,生产效率还很低,大约是“百人一吨”。大家生活水平差,面临的风险也多。

现在有了成熟的地浸采铀技术,以及配套的数字化、自动化技术,铀矿从业者的工作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矿区只需要少量人员值班,大多数工作人员可以在城市里进行远程操作,艰苦程度大大降低。

记者:我们有哪些吸引、扶持人才的制度?

苏学斌:第一,切实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待遇。例如,七成科研成果转化净收益可被团队分配,用于激励科研人员。对于优秀的专利发明者,我们会给他们提供额外的奖金。第二,给青年人才提供机会。例如,所有项目负责人中,青年占比不低于30%。此外,我们还建立了人才推荐机制,给青年科研人才提供更顺畅的上升通道。同时,我和公司内其他首席技术专家必须在每届任期内培养一批学生。我带过一些很优秀的青年,我国地浸采铀技术发展是后继有人的。未来,我们还要努力解决“铀煤共生”问题和南方硬岩铀矿的地浸法开采问题。有这样一支靠得住的青年团队,我很有信心。

[记者手记]

苏学斌说,地浸采铀是个有些抽象的名词,不容易让人知道它的分量。其实,这项技术对国家、对生态环境以及对从业者来说,都意义重大。苏学斌亲身经历过技术落后的年代,他深知传统开采方法给矿工带来了沉重负担。如今,能够实现“千米之上巧取铀矿”的地浸技术切实改变了矿区从业者的工作状况。在科尔沁草原工作多年,苏学斌对这块土地的感情很深。他说,成熟的地浸采铀技术只需要少量钻孔和软管,就可以从数百米地下提取出铀。能助力保护辽阔的草原和农田,他很欣慰。

三十年如一日,苏学斌始终走在我国地浸采铀技术的最前沿。他所在的地浸采铀创新团队,从基础研究到关键技术攻关再到工程设计与应用,实现了我国地浸采铀技术从“01”的突破。这些技术成就饱含科研工作者对我国地情、国情的深刻洞察,以及技术向善的人文关怀。

(来源:科技日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