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科技局关于举办第六届天津市
科普微视频大赛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全域科普的部署要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全社会广泛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市科技局将举办第六届天津市科普微视频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举办目的
第六届天津市科普微视频大赛以“科技战疫 创新强国”为主题,旨在通过制作、选拔、表彰和推广一批优秀原创科普微视频作品,激发广大市民的参与和关注热情,从而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进一步提高全民科学意识和科学素养,营造传播科学、崇尚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活动组织
主办单位:天津市科学技术局
承办单位:天津市河西区科学技术局、天津动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天津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天津市各科普基地、天津市各高校
三、活动安排
(一)大赛阶段
第六届天津市科普微视频大赛面向广大市民进行作品征集,主要分为大赛启动期、宣传征集期、评奖颁奖期、宣传推广期四个阶段:
1.大赛启动期:2020年8月24日,已在天津大剧院举办天津市第34届科技周暨第六届天津市科普微视频大赛启动仪式;
2.宣传征集期:2020年9月—2021年3月,深入基层开展宣传推广和作品征集工作;
3.评奖颁奖期:2021年4月—5月,组织专家评审和颁奖活动;
4.宣传推广期:2021年5月—8月,开展成果宣传和持续推广活动。
(二)参赛形式
个人和团队均可参赛,团队人数一般不超过5人。
(三)配套活动
为拓宽选题角度和科普视野,提高拍摄技术和制作水平,配合大赛进程和全市科普工作,组委会将在赛程期间举办系列科普活动,包括科普作品展览展示、互动科普体验、校园宣传推广,以及聘请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和技术指导等。
四、有关要求
(一)请各有关单位高度重视、及时部署,指定专人负责,积极协助大赛组委会做好活动组织和作品征集等各项赛事工作。
(二)报送的参赛作品须符合《第六届天津市科普微视频大赛规程》(见附件1),并突出科普性和原创性。
(三)报名方式:参赛选手填写《第六届天津市科普微视频大赛报名表》(见附件2),连同参赛作品电子版一同发送至大赛组委会官方邮箱:kepuweishipindasai@vip.126.com。作品征集截止时间为2021年3月31日。
五、联系方式
市科技局引智育才工作处 李佳琦
联系电话:022-83605940;
天津动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张芮
联系电话:18630881776
附件:1.第六届天津市科普微视频大赛规程
2.第六届天津市科普微视频大赛报名表
2020年10月22日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1
第六届天津市科普微视频大赛规程
为进一步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组织好第六届天津市科普微视频大赛的各项工作,现制定本次大赛规程。具体如下:
一、制作要求
(一)视频作品实拍类的时长为1—5分钟(动画类可以低于1分钟)。组委会同样接收超过5分钟的实拍作品和超过1分钟的动画作品。时长限制只为减小参赛选手制作成本负担,不是必须性限制。欢迎参赛选手投稿长篇作品;
(二)分辨率为1920×1080,视频格式为mp4、mov、avi。
二、评审
(一)评审方式
1.初评:由组委会进行专业评审,选出前100部的作品进入终评;
2.终评:由组委会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对前100部作品进行集中评审,评选相应奖项。
(二)评审标准
终评由组委会组织专家,对前100部作品打分,分别从内容科普性、表现形式创意性、制作技术精致性等三个主要方面进行评分。
1.内容方面科普特征突出(40分)
(1)科学知识准确、重点突出;
(2)鼓励科普知识点涉及科学前言与热点方向;
(3)科普知识点要叙述清晰明确,立意鲜明。
2.表现形式创意性(30分)
(1)形式赋予创意、新颖活泼,易于观众接受;
(2)视觉、听觉冲击力强,包装精致富有美感;
(3)语言生动有趣,具有一定吸引力。
3.技术标准性(30分)
(1)画面分辨率达到1920×1080;
(2)视频格式为mp4.mov.avi;
(3)质量清晰,焦距准确;
(4)色温准确,色彩和谐具有美感;
(5)配音、音乐、音效清晰。
(三)奖项设置
1.分级奖
分别设立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具体评奖比例视报名情况和作品质量而定;
2.单项奖
最佳创意奖、最佳剪辑奖、最佳动画奖、最佳编剧奖、最佳导演奖;
3.优秀组织奖
设立优秀组织奖,具体评奖比例视组织报送的作品数量及质量而定。
三、大赛声明
(一)作品内容
内容围绕科学普及、创新创业,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繁荣科普创作,集中展示新成果、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提高全民科学意识和科学素养,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并符合以下要求:
1.参赛选手承诺其参赛作品内容是健康的。所谓“健康的”,包括但不限于“不庸俗”、“不低俗”、“不媚俗”,艺术上有借鉴作用,或有利于提高公众艺术欣赏水平;
2.参赛选手承诺参赛作品内容不存在违反中国法律法规的下列情形:
(1)反对中国国家制度和政策、诋毁中国国家形象的;
(2)影响中国社会稳定的;
(3)制造中国民族分裂,破坏国家统一的;
(4)干涉中国内政的;
(5)思想腐朽、颓废,表现形式庸俗、疯狂的;
(6)宣扬迷信、色情、暴力、恐怖、吸毒的;
(7)有损观众身心健康的;
(8)违反中国社会道德规范的;
(9)可能影响中国与其他国家友好关系的;
(10)中国法律和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
(二)知识产权
1.未经本大赛组织者的许可,参赛选手无权使用或许可使用、复制或开发天津市科普微视频大赛或本大赛组织者的称谓以及本大赛知识产权;
2.本章程未通过明示、暗示或其它方式授予参赛选手对目前或今后由天津市科普微视频大赛组织者拥有或控制的任何版权、专利权、商标、商业秘密或其他知识产权享有任何利益;
3.参赛选手对参赛作品享有充分、完全、排他的著作权,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由侵犯知识产权引起的任何法律责任,由参赛选手自行承担;由于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引起天津市科普微视频大赛损失的,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并赔偿因此给大赛造成的全部损失;
4.参赛选手所提交的参赛作品的知识产权归天津市科普微视频大赛组织者所有,本大赛组织者有权将参赛作品用于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印刷、广播、影视等形式,并不再给付相应报酬。
(三)合理使用
参赛选手授权天津市科普微视频大赛组织者或本大赛授权主体为宣传、节目制作、节目播出等与“天津市科普微视频大赛安排”有关的目的,合理及免费使用其姓名、肖像、创作的参赛作品及参赛选手提交本大赛的个人信息。
附件2
第六届天津市科普微视频大赛报名表
一、基本资料 | ||||||
个人报名 (个人参赛填写) | 姓名 | 电话 | ||||
学校/单位 | 院系专业/部门 | |||||
团队报名 (团队参赛填写) | 团队成员姓名 | 1、 | 2、 | 3、 | 4、 | 5、 |
团队联系人 | 姓名 | 电话 | ||||
学校/单位 | 院系专业/部门 | |||||
指导老师/负责人
| 姓名 | 电话 | ||||
院系专业/部门 | 院系专业/部门 | |||||
二、作品信息 | ||||||
作品名称 | 影片长度 | 分 秒 | ||||
作品简介 (300字) | (撰写导演阐述) | |||||
注:1.请认真填写表格以确保内容无误,字迹清晰(没有单位的相应内容可不填)电子版表格也可。
2.团队报名最多可以填写五个团队成员,请注意团队成员排序,获奖团队将颁发一份获奖证书,证书上获奖者名字排序参照报名表排序。
3.请将报名表与作品一起发送到官方邮箱:kepuweishipindasai@vip.126.com